社區知識報 Community Knowledge
03
Nov.2020
〈樟湖社區資源調查與社區設計工作坊-尋找樟湖記憶 〉

 

隱藏於山林中的樟湖村

樟湖社區,位於雲林縣古坑鄉樟湖村,鄰近華山、桂林。以前村落盛產樟樹,而後產業漸漸轉變為竹子、福杉、金針花、咖啡以及茶葉,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源、自然景觀與宮廟民俗文化。樟湖以清水溪貫穿,周遭梅山、大尖山圍繞,使社區遠離喧囂的城市,特色與產業隱匿於樟湖山中。

 

將學生帶入社區,課本中知識轉換為實踐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與樟湖村辦公室、樟湖社區發展協會、樟湖社區工坊以及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協同辦理,10/17(六)、10/18(日)兩日辦理【樟湖社區資源調查與社區設計工作坊】,帶領「社區總體營造專論」的碩博班學生、「社會造夢者」延伸開設微學分課程修課學生與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老師們,一同走訪社區。將學員與老師分為七組:造紙、製茶、藍染、料理、宮廟、步道、生態,每一組包含:生態國中小學教師領隊、學員與雲科大指導教師,由社區人員引導學員去參訪社區並與社區居民進行訪談,深入社區生活,了解社區文化。

 

(左)由同學自行走訪社區。(右)聆聽樟湖社區居民述說社區現況與傳說故事。

 

古坑鄉樟湖社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產業文化,學員們兩天共行走了:樟湖社區與華山社區間造紙遺址,村落舊時以竹子造紙,來製成民生的衛生紙、金紙,雖現今產業已消失,而場地成遺跡留存於社區;豐達茶廠與茶米國茶廠,樟湖村於板塊地震帶上,土地富含貝殼沈積物等豐富的礦物質,適合茶葉生長,並投入金萱茶與烏龍茶的產銷;樟湖山林間有生長野生大菁,社區一直以來都有積極發展藍染工藝,社區曾使用大菁、薯榔、薑黃與小花蔓澤蘭等植栽材料進行植物染,也建造染布公園,套留有煮染的灶爐、原料桶……等,但卻長時間未使用,環境以生滿雜草。也藉此工作坊帶領學員清理染布公園,復興場地。

 

(左)藉工作坊,學員們一同清掃社區的染布公園。

(右)學員體驗社區的藍染工藝,於染布公園曝曬。

 

樟湖村的特有農產品為竹筍、檳榔、咖啡、茶葉、苦茶,竹筍為最常製作料理的食材,以醃漬方式,開發新的家常菜。特別於祭祀時,會製作手做菜捲與雞肉捲;樟湖社區因地形沿著山群,宮廟順著部落分佈,大致可分為兩部分,石橋區與樟湖區。最常見的信仰為土地公廟與五營信仰,並會舉辦「謝平安」儀式,以豬祭祀,來保佑這片土地的居民;樟湖具有多條步道,如:挑筍古道、後棟仔步道,以前為產業運輸與建材搬運而行走出來的道路,後續鋪石頭作路,而現今都為水泥道路。社區居民也鮮少行走了。

 

樟湖因作物豐富與林業資源旺盛,社區身受台灣獼猴迫害農作物所困,因此發展了驅趕猴子的技術與傳說故事,如:猴子曾偷吃別人家的食物,而被捕獸夾夾住,謝先生就將猴子接回家,替他塗口紅、照鏡子,觀察後續獼猴行為,額外發現猴子也很愛漂亮會喜愛塗口紅與照鏡子。以及近期社區熱絡於黃頭鷺遷徙,早期社區人員未認識黃頭鷺,都以白鷺鷥稱呼。居民會定時於定點等待黃頭鷺,也配合黃頭鷺的出現舉辦「茶香、白鷺、藍染情音樂祭」,形成一格外的社區特色。

 

運用「天、社、物、技」以探討樟湖社區技藝

透過於社區的資源調查與整理,和社區價值觀、社會形態、技藝造物,三層次的文化形成探討,整理出社區間的產業、文化與社區居民的關係,與社區獨特且有魅力的點。

 

(左)學員將兩天資源調查成果進行發表。

(右)由樟湖村辦公室、樟湖社區發展協會、樟湖社區工坊以及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協同辦理,使兩天一夜的工作坊順利結束!

 

樟湖社區手工藝產業發展純熟,而因產業機械化,周遭華山地區已開發以機械製作時,樟湖地區卻沒有即時性的因應時代變遷而改變,也促使經濟發展不佳,人口外移,老年人口增加。豐富的天然造景與動植物生態,而社區內沒有既定的社區導覽人,與道路逐漸荒廢,使得觀光客不會長時間滯留於此地。在地內有許多特色,如:藍染工藝、黃頭鷺、竹筍料理、遺跡、化石、宮廟習俗……等等,眾多項目,卻未有規劃性的整合在地資源並加以推廣,十分可惜。

 

10/17、10/18雲科大至樟湖社區進行兩日樟湖社區資源調查與社區設計工作坊的團體大合照。

 

藉由教學課程引導學生至社區,以旁觀者角度,發覺社區特色、探討在地文化,期望能給在地居民對於社區不同的見解與看法,提供樟湖村未來的發展方向與資源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