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湖社區定位,了解創生發展現況」
樟湖地區位於雲林縣東部區,行政區隸屬於古坑鄉樟湖村發現傳統工藝藍染的原料「大青」生長良好,大力推廣藍染技藝,在大力推廣下,藍染、搥染、熱染、等傳統染布的不同技藝也在村內復甦,以及精緻農業造紙術的文化產業發展,進而成為樟湖地區的重要特色(廖宏彬,2002),將「文創、產業、觀光」,透過視覺文化設計地方創生發展現況、品牌形象、識別系統,以在地的文化特色做為設計元素,設計一套品牌視覺識別系統,幫助文化品牌能從地方擴展推廣至外,吸引更多消費著認識且喜愛。用傳統染布的技藝在村內復甦,十分符合低碳環境教育與體驗旅遊,為了讓樟湖社區更加融合地方人文、產業活動、休閒觀光及生態保護,讓樟湖村的人文及資源並存,彰顯社區對生活環境品質的提昇之快樂,同學們將社區地位分析與統整,期望藉由分析族群與環境來規劃與設計,十分符合低碳環境教育與體驗旅遊,為了讓樟湖社區更加融合地方人文、產業活動、休閒觀光及生態保護,讓樟湖村的人文及資源並存。
圖:樟湖社區定位歷史與位置分析
「VIS視覺設計運用,結合在地文化特色」
以黃頭鷺為發想的logo視覺設計,結合「書」的教育意象,象徵將樟湖的自然生態孕育給下一代,為社區帶來嶄新的生命力,灌溉著樟湖的土地上轉化產業、生態、教育的重要結合,課程融入的設計培力與文化創意農特產品做有效的結合,建立品牌視覺形象有所認同與信賴度,發展市場上代表地方農村的在地文化特色作為視覺設計發想。
由於主軸課程視覺文化設計的融入,是視覺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希望提供學生觀察人類視覺現象一套批判的工具,而非只是傳遞資訊或單一價值(Mitchell,1995),在我們走進樟湖山區的小路中,四處可見藍染原料大菁植物,因為過去許多長輩就曾經利用它染紙、染布,現在社區更多與以往不同的規劃,期望藉由課程的體驗學習與Vis視覺設計,建立對視覺影像思辨的能力,並且不斷的省思建立個人對身體形象的審美價值觀。
圖:樟湖社區logo設計VIS視覺設計
圖:樟湖社區swot分析
圖:標誌的輔助圖騰可在需要的應用產品上,有利於品牌的宣傳
「VIS視覺設計運用,結合在地文化特色」
每一次的視覺設計過程中,不斷的修改希望將樟湖社區的文化以及融合音樂茶席、農特產品品嘗、藍染創作體驗、觀賞白鷺絲遷徙等特色,標誌的造型品牌能夠更加精緻質感,將在地特色呈現出來,使用的型態與標誌的造型數據、比例關系、組合結構,以維持品牌的統一形象。而心智圖法又稱為思維導圖,對複雜的概念、信息、數據進行重組加工將樟湖社區更清晰易懂的形式呈現,使學生學習視覺思維與檔案、創新的知識、訊息和工具之間的連繫,了解如何學習,省思視覺文化背後之價值觀與意識形態,考探在多元視覺文化在地化的瀰漫下、個體與現代技術和文化相互依存的關係(王威雄,2019),並且提升審美的敏銳度及生活美學的覺察力,轉化為重視創新、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觀念,融合理性與感性之學習,平衡全人式之發展,藉由課程激發學生多元討論與省思,適切的在今日視覺文化快速變遷的世界裡,培養社會關懷,引導學生能展現自身的判斷力與自主性,並關懷自己身處環境的藝術與視覺文化設計,將樟湖社區的意象呈現出來而視覺文化的範疇則是跨文化學習的適當管道。
圖:樟湖社區心智圖分析
參考文獻:
廖宏彬(2002),樟湖地區地景生態規劃與生態教育導覽,雲林縣古坑鄉樟湖國民小學。
Duncun, P. (2003). Visual culture and studio practice.。《國際藝術教育學刊》,1, 3,45-64。
王威雄 ,古坑樟湖國小舊校區推動藍染產業,2019/10/04,取自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49005
周麗蘭,國小遷校 舊校區變身長青食堂與工坊,2019/06/08,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608001639-260402?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