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10月31日(六)至11月1日(日)的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舉辦一年一度的2020 科技部人類學及族群研究學門成果發表會議,題目為 「面向世界的變動與流動:人類學與跨學科的連結、整合、對話」。主要源於全球化不論資訊快速轉變,以及人群移動能量激增的年代,故主辦單位鼓勵臺灣的人類學研究,透過研究調查釐清並關注在地的社會文化及變遷,並對於區域性與全球性的現象及議題,設定研究題目進行探索臺灣與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原住民族群研究以新觀點納入數位科技、氣候劇烈變遷、文化產業等議題
這種涉及在地與全球的連結,不單在於經濟或數位科技的發展,還包含氣候的劇烈變遷所導致的生態變化、天災,以及族群、宗教衝突而引發的爭戰與動亂。人類學應積極探索前述諸項對於人類社群及文化社會的影響。故發表主題涵蓋:一、考古學,議題如考古學與地質學、GIS及空間分析等;二、文化人類學,議題如宗教變遷、性別人類學、文化資產、災難與氣候變遷、文化創意產業等;三、族群研究,例如台灣族群關係、海外移民等。其中論壇包含,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與保存、參與共好及陪伴整合設計、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達悟族語復振等。
「設計」跨遇到「人類學」領域有正面影響力
專題演講邀請京都大學東南亞地域研究研究所的速水洋子教授,分享「泰北邊境的生命故事與自我照護:來自老人之家的敘事」,將老人生命中的轉變和照護過程,以鉅細靡遺的方式以照片和文字呈現出來,可以展現出研究者對於資料分析的嚴謹度。以及不同場次中,有不少學者的恩想,例如劉智濬老師分享原住民當代歌謠創作的世代、場域、展演與敘事,就是因為人都喜歡聽美麗好聽的音樂,則開始有不少跨族群和世代的新創作和展出方式。
本中心研究成員籌組「參與共好及陪伴整合設計」,主持人為彭立勛老師,將歷年與部落居民互動所面對的挑戰、感受等,以論文形式發表出來,參與討論成員有謝修璟老師、黃國超老師,以及蘇秀婷老師。
謝修璟老師以設計美學的角度進入部落,讓美麗和經過訪談的神話故事,可以透過有形的畫呈現在部落中,並也可幫部落族人設計出實用的包裝商品;國超老師老師則以人類學角度,提出社區中融入設計和轉變是好或壞進行討論。
「傳統技藝」和「傳統祭典」因遊客參與和漢人重視而出現有趣現象
黃世輝老師以「賽得克族人苧麻」為討論內容,提及到張鳳英鳳英老師曾說苧麻是最天然、健康的原料,因此賽得克族人家家都保留一塊地種植苧麻,苧麻處理過程需經過十多道工序,包含割麻→剝麻取纖→洗麻→晒麻→捻紗→捲紗→紡紗→煮紗→晒紗→染紗→洗紗→晒紗→捲線→整經等,繁複的工序後才可開始織作。賽得克族傳統織布技藝有平織、斜紋織、菱形織、浮織、緯挑、經挑等六種技法。尤其是經挑技法,需牢記圖案結構專注地使用挑花工具、次序,才可以織出成功作品。這些美麗的編織一開始也並非族人重視,而是一群非原住民開始有興趣學習後,反倒影響真正原住民族開始重視和學習。蘇秀婷老師則分享原住民傳統祭典和新興活動的轉變,族人和遊客之間的互動,以及耆老並不一定完全喜歡傳統事務,青年不一定完全不接受傳統,尤其戰祭也規劃出遊客座位區和摺頁等,舉出不少有趣現象。
發表完後,有不少學者參與討論,例如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林季平研究人員,和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簡美玲老師,都對本研究團隊「參與共好及陪伴整合設計」所進行的發表提出不少觀點,故好的設計、好的態度、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角度……等,都有助於群族的繁衍和傳承。
圖 :劉智濬老師分享原住民當代歌謠創作的世代、場域、展演與敘事
圖:研究團隊黃世輝館長分享賽德克傳統織布工藝
圖 :簡美玲老師認為「設計」跨遇到「人類學」領域有正面影響力